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首页 > 数据库 > MYSQL > 正文
master_pos_wait函数与MySQL主从切换

+1

-1

收藏

+1

-1

点赞0

评论0

背景 主从切换是高可用MySQL架构的必要步骤(即使用不发生,也要有备无患)。一般设置为双M(M1、M2),假设当前状态为写M1,而M2只读,切换的大致流程如下:1、 停止应用写M1,将M1设置为只读2、 检查M2的slave status直到赶上M13、 将M1设置为可写其中在第2步细化为a)…

背景

  主从切换是高可用MySQL架构的必要步骤(即使用不发生,也要有备无患)。一般设置为双M(M1、M2),假设当前状态为写M1,而M2只读,切换的大致流程如下:

1、  停止应用写M1,将M1设置为只读
2、  检查M2的slave status直到赶上M1
3、  将M1设置为可写

其中在第2步细化为
a)       在M1上show master status;得到binlog位置P,因为已经设为只读,不会变化
b)       循环检测M2上的执行位置,若未到P,则过几秒再查。循环直到从库追上。

这里介绍一个函数用于简化步骤b.

函数master_pos_wait

语法 select master_pos_wait(file, pos[, timeout]).
这里的file和pos对应主库show master status得到的值,代表执行位置。 函数逻辑是等待当前从库达到这个位置后返回, 返回期间执行的事务个数。
参数timeout可选,若缺省则无限等待,timeout<=0时与缺省的逻辑相同。若为正数,则等待这么多秒,超时函数返回-1.
其他返回值:若当前slave为启动或在等待期间被终止,返回NULL; 若指定的值已经在之前达到,返回0

master_pos_wait的实现逻辑

用户调用该函数后,根据传入参数调用pthread_cond_timedwait或pthread_cond_wait。 SQL_THREAD线程每次apply完一个事件后会触发更新relay info, 并通知上面等待的线程。因为可能有多个用户等待,因此用广播方式。

关于事件个数的计算比较复杂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这篇, 不过在本文讨论的这个问题上,正数返回值并不重要。

小结

用master_pos_wait来实现上面的步骤b,则可以简化为:
b’) 在M上执行select master_pos_wait(file, pos),返回后判断一下返回值>=0 则认为主从同步完成。

好处是
1) 简化逻辑,不用在应用脚本判断
2) 在追上的第一时间就能感知,否则可能多等若干秒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
评论
已有0条评论
0/150
提交
热门评论
相关推荐
数据库表连接的简单解释
  • 操作技巧
  • 2022-05-25 18:24
  • 22 0 0
+1
SQL 行转列,列转行
  • 操作技巧
  • 2022-05-25 18:24
  • 20 0 0
+1
一起看懂Redis两种持久化方式的原理
  • 操作技巧
  • 2022-05-25 18:24
  • 32 0 0
+1
为什么要用Redis
  • 操作技巧
  • 2022-05-25 18:24
  • 13 0 0
+1